商标基础知识:了解商标意义及其保护方式

商标是指用于区分商品和服务的标志,可以是文字、图形、颜色、组合或者是三维形态等。商标的作用在于帮助消费者辨认商品或服务的来源,降低了消费者购买的风险,提高了商品或服务的信誉度,促进了商品或服务的交易。商标是商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企业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标的保护方式

商标的保护方式分为注册和未注册两种。在我国,商标的保护主要依靠商标注册制度。商标注册是指将商标作为独立的知识产权进行登记,具有独立性、排他性、有限期限和可转让性等特点。商标注册有以下几个优点:

商标享有国家法律保护力度,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商标注册后具有独占性,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和复制。

商标注册有效期为10年,可续期,有限期限使公司更有计划地保护商标。

商标注册后可以进行转让、许可和质押等交易。

未注册商标仅靠商业使用得到保护。未注册商标的保护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未注册商标也有其对应的诉讼途径。但未注册商标容易侵权,打击维权难度也较大。

商标保护的范围

商标的保护范围主要包括商标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和受到保护的标志。商标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包括使用权、排他权和处分权等。商标受到保护的标志包括商标的注册标志和未注册商标的标志。商标的注册标志仅受到商标注册证书所载明的商品和服务类型范围内的保护,而未注册商标的标志则仅受到商业使用的保护。

在商标保护的范围中,还存在着一些限制。例如,在使用自己的商标时要遵守公序良俗,禁止违背法律法规的内容;使用类似于已注册商标的商标需要具有充分的区分性,以防止混淆误认;注册商标的范围影响商标的侵权行为判定等。

商标权利人的权利

商标权利人分为一般权利和特别权利。一般权利指商标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权利,包括商标的排他使用权、禁止他人乱用商标、禁止他人仿冒商标等;特别权利指商标权利人通过特定方式取得的权利,如通过注册取得的排他使用权,以及符合法定条件的声誉著名商标享有的特别保护等。

商标权利人如果发现自己的商标被他人侵权,可以通过司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商标权利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商标权利:

要求停止侵权行为。

要求消除影响。

要求赔偿经济损失、无可奉告的利润等。

要求赔偿其监管行政成本和实施行政监管措施的成本。

对于恶意侵犯或者其他情节严重的商标侵权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

总结

商标是商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企业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保护方式分为注册和未注册两种。商标的保护范围包括商标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和受到保护的标志。商标权利人享有的权利包括使用权、排他权和处分权等。商标权利人如果发现自己的商标被他人侵权,可以采用司法途径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